D02 – 吳哥寺+吳哥城+塔普倫寺+變身塔

昨天和Racheam「兄弟」商討行程時才得知︰Racheam在第一天和第三天(即今天和後天)都沒有空,而只能由Racheam「兄弟」駕駛tuk tuk接載我,這是我出發前沒料到的,無奈之下我也只好接受Racheam「兄弟」充當這兩天的司機(最終他只接載了我一天,不過那是後話)。事後看來,Racheam「兄弟」的基本服務是合格的,但是和Racheam比較,他就明顯差得多了。首先他的英文遠遜於Racheam,莫說要他講解景點,甚至連基本的溝通有時也會出問題,我經常要再三與他確認免得出錯;其次是他有點沒耐性,當天我們遊吳哥城時,他提議遊覽時間為一小時(有去過人的便知道這是不夠的),我們一聽便「還價」兩小時,他卻很堅持一小時。雖然我們明知可以不理會他的要求,但是他一再催促的態度多少令我們當天走得較急,結果一些景點(如空中宮殿)便沒有去了,這兩個相信是他的最大缺點。

說回行程,早上7時半Racheam「兄弟」準時在酒店等我。車子在市區內穿插了一會,不久便轉入戴高樂道上行駛。雖然當時是早上,但已有很多tuk tuk前往吳哥城/吳哥寺。十多分鐘後,車子經過售票處,有工作人員來查票,由於我買的是3 days pass,工作人員會在pass上當天日期的號碼上打孔,之後遊客在進入每個景點時仍有職員查票,所以pass要時常跟身。順帶一提,吳哥的3 days pass不須要連續三天使用,所以在使用上挺有彈性。此外,假若你要前往崩密列,即使該景點是獨立購門票,你還是要使用1日的pass──因為汽車途中會經過查票站。

吳哥寺(Angkor Wat)在華文世界普遍被稱為「吳哥窟」(題外話︰以往我常常混淆了「吳哥窟」和敦煌的「莫高窟」….),那個「窟」其實是"Wat"的譯音,但建築本身根本就與窟無關,"Wat"在高棉語解作「寺廟」、"Angkor"則解作「城」、「都城」,所以Angkor Wat其實可解作城中之寺。吳哥寺由蘇利耶跋摩二世(Suryavarman II)在十二世紀初下令建造,但最終完成於闍耶跋摩七世統治的年代。寺廟是拜祭毗濕奴(Vishnu)的印度神廟,但由於闍耶跋摩七世改信大乘佛教,故吳哥寺也有一些佛教元素。和很多吳哥寺廟不同的是,吳哥寺的入口設在西邊(而非慣常的東邊),學者對此未有一致的解釋,一些人認為這座寺廟其實是一座陵墓,供蘇利耶跋摩二世使用。但無論它是寺還是墓,今天吳哥寺已成為柬埔寨的標誌性建築,它出現在柬埔寨的國旗及貨幣中,同時亦成為柬埔寨人的榮耀。

柬埔寨國旗上顯示的正是吳哥寺(圖片來源︰wikipedia)

吳哥寺主要由護城河、外圍城牆、中央建築三大元素組成,整座廟的結構是模彷印度神話中的須彌山(Mountain Meru)設計︰最外層的護城河象徵海洋,中央部份建築採用一層一層的設計,代表挺拔的山勢,最中央部份的五座塔就是須彌山的五座山峰。

在八時許,我來到了吳哥寺的西入口,亦即是昨天騎單車來到的地方,但現場已有不少遊客及旅遊團盤踞。我從步道走至正門,並在正門兩旁的迴廊看到不同造型的女神(Apsara)雕刻,儘管雕刻手法、造型、材料都不盡相同,但是每個雕刻都表現出女神跳舞時那種富有活力及婀娜多姿的形態。

連接吳哥寺的跨河步道
經常在各廟出現的Apsara,連當地管理吳哥遺址的政府機構也稱為Apsara Authority,可見Apsara在吳哥建築的重要性
不同形態的Apsara
另一種雕刻手法,但同樣的活靈活現
非常古舊的Apsara

由於太多人聚集在正門一帶,我一直都留在北面的副門及迴廊拍照,剛巧在那裏遇上一位大陸來的背包客要求幫忙拍照,交談之下發現大家的行程相若,而且大家都有一種習慣︰就是喜歡逃離人潮(笑),結果這天和接下來的兩天我們便很順理成章地走在一起,而我原來打算獨遊的計劃亦被「破壞」了(笑)。但旅行就是這樣,總是會遇上各種不可預計的事情,而我也十分高興能遇上投緣的朋友,大家在這三天都在說著不同的旅行趣事,令這次旅行好像額外多去數個地方呢。

吳哥外一景

我們光是在外圍的迴廊也逛了很久。雖然我們也經常在中國建築裏看到長長的迴廊,但是以石材為主建材的則甚為少見,最初我看到那些圓柱時,我還以為這是希臘式的建築。石材所給予人的沈厚堅實感又遠非木材所能比擬,加上一系列石柱以有序的方式排列,視覺上更給人一種震撼的感覺。

吳哥寺外圍長廊。無論是牆壁、柱子還是天花都刻著不同的雕刻。
吳哥寺外圍長廊 。整個吳哥寺主要以砂岩(Sandstone)來建造
走廊頂也佈滿了精緻的蓮花雕刻

穿過正門後,我們看到中間一條走道,它直直的通往中央建築,而走道兩旁則只見大片的空地。根據考古學的發現,這片空地在昔日其實建有各式各樣的建築,但由於這些建築多用木材或易腐爛的材料建成,故此它們都因時間侵蝕或人為破壞而灰飛煙滅,今天我們只能看到石頭建成的遺跡。事實上現時吳哥寺內大部份區域仍是覆蓋著森林,只有吳哥寺西邊區域(即這邊)有被清空。

寺門西方的三大塔樓
吳哥寺西城牆,這裏的空地原來是有民居建築的,但這些建築已昔數腐爛了

從正門走向中央建築,在半路會經過兩座、分別處於中央道路南、北位置的石造圖書館,圖書館的平面呈一扁平的十字,也是由日本人負責維修,不知是否這個關係,參觀那刻還真的有一團日本旅遊團來遊覽。

位於北面的圖書館,南面也有一座
吳哥寺的正門

來到中央建築地帶我們會先看到兩個蓮花池(也是南、北各一),大概是因為這裏長年炎熱,即使現在是二月,池上仍有蓮花在綻放。這裏亦是人們觀看吳哥寺日出的熱門地點,主要是因為吳哥寺的倒影會出現在蓮花池上,感覺特別漂亮。我們在第三天亦有來觀賞。事後看google map才知道,原來兩個池的形狀不一,南方的一個較為不規則,而且由於角度問題,若想看日出和吳哥寺的倒影便要到北面的那個蓮花池,所以google map也標這池為"reflecting pond"。

位於吳哥寺前的一個蓮花池

穿過兩個蓮花池後,我們終於走到中央建築的入口。參觀當天有些部份正進行維修工序,故建築上搭有一些支架。我們從側門進入第一道迴廊,顯現眼前的便是那赫赫有名的吳哥寺雕刻。這裏共有八幅雕刻,剛好是每個方向兩幅,全都以印度神話或歷史為主題,當中不少都以戰爭場景為題材,例如神明與阿修羅(魔鬼)的大戰、俱盧之戰、毗濕奴大戰阿修羅等場景,每一幅都陣容龐大、人物活靈活現,所以在這裏駐足觀看的人很多。

吳哥寺中央建築的入口高台
從吳哥寺回看吳哥正門
這個角度可以看到「須彌山」的五座塔
吳哥寺內的牆壁石刻
迴廊內的八幅浮雕及轉角平台的雕刻(攝於吳哥博物館)
西畫廊︰俱盧大戰
南畫廊︰蘇利耶跋摩二世儀仗圖
南畫廊︰天堂與地獄,這部份應該是地獄吧

眾多牆壁雕刻中,最有名的莫過於東畫廊的攪動乳海的雕刻。阿修羅站在左方、眾神站在右方,雙方以一座山作為支點,互相持著蛇王婆蘇吉(Vasuki)來攪動乳海,藉此來「攪」出長生不老之液。雙方拉動了極久,原來堅固的大山也開始下沈,這時毗濕奴便化身為烏龜成為新支點。雙方又重新拉動巨蛇,過了不知多少年,蛇王也開始承受不了,口裏不停噴出毒液,眼看長生液尚未到手、阿修羅及眾神們便先要被毒液毒死之際,濕婆挺身而出把毒液全吸進去,毒液令濕婆的喉嚨變為青色,自此濕婆便多了一個名字︰青喉者。再經過了不知多少時日,海中終於出現了長生不老液,甫出現時首先由阿修羅們搶得。毗濕奴這時化身為美女,並以曼妙舞姿迷倒眾阿修羅,諸神趁他們神魂癲倒時搶過長生液,自此他們便獲得永生,並以不死身輕鬆打敗了阿修羅們。落敗的阿修羅中,其中一個叫羅侯(Rahu)的阿修羅利用詭計取得部份長生液,正當他把長生液吞至喉嚨時,他的詭計被日神蘇利耶(Surya)及月神旃陀羅(Chandra)發現,他們向眾神發出警告,屢建奇功的毗濕奴射出快箭,並一矢中的,結果羅侯的身體煙消雲散,但已吞過長生液的頭部則不死。羅侯因此非常憎恨日神和月神,他不時追趕他們並將他們吞噬,但沒有身體的他令日神和月神每次都得以逃脫,這便成為了日蝕和月蝕的由來。神話好看的地方,一方面除了反映當時人們豐富的想像力外,還可以從中看到當時的人是如何理解這個世界,這個攪動乳海的故事也不例外。

東畫廊︰攪動乳海的故事,拉動蛇頭的是惡魔(Asuras)
東畫廊︰中間支撐著的是化身為烏龜的Vishnu,上面站著眾神之神Indra,他左方便是諸神,右方是阿修羅。

儘管迴廊很長,但是遊人也是佷多,想要好好欣賞便一定要很有耐性──等候遊客散去,我們也只能匆匆走過一圈,然後便繼續前進。

從第一層迴廊走向第二層迴廊時會穿過一個十字型的走廊,這裏便是千佛閣,這裏本來放著各種佛像,但當中大部份已被盜走或遭赤柬破壞,此外這裏也曾保存不少石碑,由於吳哥流傳下來的書本記載不多(所以元朝周達觀寫的《真臘風土記》是理解吳哥的珍貴文獻),這些碑文便成為理解吳哥歷史的另一重要途徑。

另一項值得留意的是吳哥寺中心建築的佈局︰它是南北對稱但不是東西對稱,在第一與第二迴廊間的西部空間遠大於東部的空間,換句話說建築的重心是偏側於東方的,而這個千佛閣也只在西邊出現,考古學家就是憑這些設計判斷吳哥寺的正面是西面而非東面。

從外圍迴廊進入中間迴廊,這裏曾經是千佛堂,放滿了佛像,但現時已全被移走

在第一與第二迴廊之間的空地,南、北兩方各有一座圖書館,設計也有不同︰這裏的圖書館聳立於高台上,彷彿是要刻意將它升高。

位於中間迴廊內南、北各有一圖書館
在第二迴廊外牆刻有一組又一組的神像

攀過第二層迴廊後,我們來到最後一層──第三層迴廊了。平日我們從照片看到五座/三座(視乎你是那個角度看)的石塔,其中外圍四座/二座便是第三層迴廊四個角落的四個塔樓,而中間的塔樓便是被第三層迴廊包圍、置於中間的第五座塔樓。塔樓設於升高的台基上,即使今天已加建了扶手鐵梯,遊人要攀上最中央塔樓還是需要一些體力及膽色的。

在中塔樓走一圈,便可以一覽吳哥寺週邊的景色。

模彷須彌山的最內層
昔日的樓梯已為加建的扶手樓梯取代
須彌山中的最高峰,也是五座山峰的「主峰」

吳哥寺的建造,固然是反映當時高棉帝國國力的巔峰,但同時我亦相信這是一個由盛轉衰的轉捩點。建造吳哥寺的石是從40公里外的Mount Kulen外搬運過來,而建造吳哥寺用到的石頭總量甚至超越吉薩金字塔。為了搬運石材,當時工人先要開鑿一條人工運河,以船運送重達1.5公噸的巨石,箇中所耗費的人力、物力恐怕連當時的中國也未必能夠承受,更別提完工之後需要大量的工匠進行雕刻、粉飾等工序。可以想像,這樣的一項工程即使不是傾全國之力也應該將國力消耗得七七八八吧。和歷史上很多偉大建築一樣,建造吳哥寺這項工程對當時的人民來說絕對是個苛政,但對於今天的人民來說,它卻是一份珍貴的遺產,是一份用無數人的血汗和生命換來的「文化」遺產(儘管箇中過程可能極不文明。)

吳哥寺西方的正門
吳哥寺內大部份區域仍維持著森林狀態

我原來打算從東面下塔,這樣可以趁著順光時拍一下吳哥寺,但走著走著已經走了兩個小時,最終只有選擇從原路回去,結束吳哥寺之行。甫過了護城河,Racheam「兄弟」已在等我,我們便乘車往下一站吳哥城參觀。車子從南門直接駛過,然後在巴戎寺外停車。Racheam「兄弟」告訴我們一個半小時後集合,結果我們為此討論了一番,雖然最後我們也沒有按他指定的時間集合,但是或多或少也因為他的催促而錯失了一些景點,感覺還是有點遺憾的。

有興趣的還可以乘坐大象遊吳哥城。還記得那天在巴肯山看日落,下山後看到一隻龐大黑影直衝過來,定睛一看才知道是大象,好不駭人。

要數Jayavarman VII的代表性建築,巴戎寺絕對是首選──有甚麼比刻著自己頭像的建築更能代表他呢?有時候我會想,到底這個皇帝是否很自戀,所以他才會想出將他的頭象刻在巴戎寺內各高塔的四個方向上?他是想所有人民每天都會看到他的尊容嗎?

今天我們沒法得知Jayavarman VII的想法(墳場新聞主編屍永青可以幫忙一下嗎?),但可以肯定的是,他的笑容卻讓一千年後五湖四海的人民看到了。不得不承認,他的頭像總是散發出一種令人敬畏的威嚴,但是那一抺微笑卻又給人一種慈愛、寬容的氣質,整個構圖就是讓人一看難忘,難怪後世會稱它為「吳哥的微笑」。

大概是時近中午的關係,這個有名的景點反而沒有吳哥寺那麼多人。我們先在外圍逛逛,看見現場仍有不少倒塌的石頭如積木般散落一地(我其實有衝動嘗試搬動一下的),石塊上不少都刻有精美的雕刻,若果全部回復原狀,應該又是一幅壯觀的石刻吧。

寺內仍然散落著石磚
散落的石頭上仍然有著精緻的雕刻

若果吳哥寺是以闊寬來營造一種恢宏的感覺,那麼巴戎寺則透過緊迫、綿密的結構來製做出一種懾人的氣勢。一層又一層的台階構成錯落有致的觀景,加上黑沈沈的石塔聳立在遠遠近近的位置上,組合起來整個建築顯得層層疊疊,氣勢磅礡。

巴戎寺’
巴戎寺

我們從底部爬上最頂層,發覺這裏層與層之間都只有極小的空間,結果令每層之間的樓梯都非常陡,往上爬時還好,下來的時候會發現梯子直直的降至下一層,還好每層間的高度不算很高,否則下來也真有點難。

最高處的塔樓,這個讓我想起天空之城…

來到第三層,我們發現自己被Jayavarman VII所包圍了,舉目所見都會看到Jayavarman VII的笑容和被他那「有眼無珠」的雙目所注視,彷彿他在告訴你︰這是我的地盤啊,你是逃不過我的法眼呢!

Jayavarman VII的微笑,亦有一說是觀音的肖像
蔣勳在他的《吳哥之美》說︰「因為微笑,文明不會消失。」今天我們在這裏找到了文明的延續。

這個笑容怎麼有點像小丑笑臉的感覺

除了Jayavarman VII外,這裏同樣有著眾多的飛天女神及石刻︰

以戰爭為主題的雕刻

按照柬埔寨的歷史來說,Jayavarman VII算是一個值得歌頌的君主。在他帶領下,高棉帝國打敗宿敵占巴(即今天的越南),同時篤信大乘佛教的他在國內設立公立醫院,替病人治病,在古代世界來說算是罕有的福利政策。但從今天他所遺留的建築看來,他應該也是個好大喜功的君主,在位期間經常大興土木,說不定高棉的國力就是於他在位時所耗盡,是功是過恐怕還難定斷。但是對於今天的柬埔寨人來說,Jayavarman VII可說是高棉人中的一個民族英雄,他的地位有點像古韓國中的世宗大王,無論是他所建造的寺廟、還是接近一千年前他所建立的文治武功,都應該是少數讓柬埔寨人感到驕傲的事蹟。

時光荏苒,曾經叱吒一時高棉帝國走過了不堪的一千年,吳哥曾經城破國亡,這片土地也曾經被赤柬──一個來自同一民族的團體──血洗大地。今天柬埔寨縱然擺脫了七、八十年代的一窮二白,但是古蹟附近我們經常看到一群小孩在嚷著「幾喎意怪淺」,離開旅遊區我們看到的是一家十多人的家庭在耕種著一塊貧瘠的土地,我們看不到太多東西可讓Jayavarman VII繼續微笑。

從外圍觀看巴戎寺,可以看到中間挺拔的主樓

走馬看花地參觀過巴戎寺,我們便趕到巴普昂寺。不太有方向感的我步出巴戎寺時已不知位置,轉了好一會最後還是由朋友問人,才找到巴普昂寺的位置。巴普昂寺入口外有一條長長的、如引水道般的步道,它引領著遊人步入這個為濕婆而設的國廟。巴普昂寺同樣擁有彷須彌山的建築特色,建築物由三層組成,今天我們看到的已是2005年後陸續復修後的樣子,原來寺廟在吳哥王朝衰落後被嚴重破壞,廟宇倒塌,在1960年代,柬埔寨獨立不久,一批法國學者曾來到巴普昂寺著手進行復修的工作,他們在凌亂的石堆中耐心地為為它們進行編號、分類,並打算重新砌起巴普昂寺,但一場內戰、一個赤柬,便將他們數年的心血毀於一旦,連已完成的文獻紀錄也被統統摧毀,結果這裏再度成為一片廢墟。直到2000年左右,柬埔寨國內局勢稍為喘定,聯合國再次派出專家協助復修該寺,經過工作人員多年的努力,才將巴普昂寺從亂石陣回復至今天工整、堅實的建築。人們一方面創造了文明,但同時也破壞、打斷了文明,這個漫長但重複的過程就發生在巴普昂寺身上。饒有意思的是,巴普昂寺拜祭的主神便是濕婆神,祂本是破壞之神,但在印度神話中破壞其實亦代表再生,故此濕婆神亦被視為是生命、創造力的來源。獲得濕婆神「保佑」的巴普昂寺經歷了建造─倒塌─重生的過程,或許它的經歷只是在彰顯濕婆的法力吧。

巴普昂寺
巴普昂寺外的長長步道
換個角度看巴普昂寺外的走廊

我們沿著長長的走道登上巴普昂寺,寺正門有一個類似拱形的塔樓頂,感覺上有點歐陸的風格。巴普昂寺並不算很高,站在第三層也只能看到附近的一片樹林,也沒法看到在寺北面的空中宮殿,也正是這原因讓我錯過了這個重要的景點。

巴普昂寺
爬過陡峭的樓梯,才能到達頂端
從巴普昂寺遠眺

我們循原路離開巴普昂寺,離開「引水道」後便來到一片空地,往左走不遠便看到一個遼闊的平台,這裏便是鬥象台了。在吳哥,但凡宏偉、壯觀的建築,十居其九都與Jayavarman VII有關,這個自然也是他在位時的建築。我們站在台階上,想像他率領文臣武將,檢閱台下的大象軍團、騎兵及步兵,那刻的他定必氣吞山河、意氣風發吧!這支帝國軍隊曾經橫掃占婆,但是在不到兩個世紀,這個叱吒風雲的帝國便被暹邏蹂躪,昔日那些彪炳的戰績都已經灰飛煙滅,只餘眼前的閱兵台讓人懷緬一番。

「舞榭歌台,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
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

宋朝的辛棄疾在北固亭懷古時,感慨萬千地寫下這首詞,如果Jayavarman VII重回鬥象台、看到眼前的頹垣敗瓦,或許他也會對辛棄疾的感慨有共鳴吧!

鬥象台的雕刻
鬥象台前的空地,可以用來檢閱軍隊
鬥象台

我們在鬥象台匆匆走過,在空地前便遇到Racheam「兄弟」和朋友的司機,於是便上車離開吳哥城。我們先到了吳哥寺外的一間餐廳吃了豐富的一餐,也趁這機會避開這太陽正盛的時間。飯後我們到了大名鼎鼎的塔普倫寺。

記得以前看過一幅漫畫,左方畫著一座筆直的高塔,塔下只有屢屢可數的遊人在觀賞;右方則畫著傾斜的比薩斜塔,結果塔下遊人如鯽,然後漫畫的標題便是簡單的五個字︰斜不能勝正。會提起這幅漫畫,是因為我覺得塔普倫寺的「濟遇」其實和比薩斜塔有點相似︰固然塔普倫寺本身也是個很有看頭的寺廟,但若果不是因為它受大樹所纏繞、侵蝕,並最終造成建築倒塌、樹廟共生的情況,恐怕今天它還不會那麼赫赫有名。當然另一個令它成名的原因,自然是荷里活電影《盜墓者蘿拉》曾經在這裏取景,電影在全球各地上映後令這裏成為炙手可熱的景點,今天遊客仍會在某些電影中出現過的場景中排隊拍照。

塔普倫寺

塔普倫寺同樣是Jayavarman VII時代建造的,它祭祀的是智慧女神(Prajnaparamita),而該女神是依據Jayavarman VII母親的形象來設計,所以塔普倫寺也被稱為「母寺」,這與紀念Jayavarman VII父親的寶劍塔(Preah Khan)剛好是一對。

除了大樹,頹垣敗瓦便是塔普倫寺中最常出現的場景
偶爾也有能「獨善其身」的建築

我們從東面進入寺廟,由於近入口部份正進行維修工程,我們只能在外圍參觀。寺廟四處都是塌下的石牆或散落一地的石磚,看起來就像一個廢墟般。但是走過一半後,我們才開始看到令這個寺成名的景觀︰一棵棵參天巨木就聳立於寺廟裏,彷彿就是寺廟裏的一道風景,一時間我在想︰到底是樹木入侵了這個寺廟、還是寺廟寄生在這片樹林中?

石塊像lego積木般瀉滿一地
塔普倫寺

我想來過塔普倫寺的遊客都會對眼前這片「樹寺共生」的景像留下深刻印象︰高大的樹幹植根於堅硬的石頭建築上,平日看起來甚為溫和、善良的大樹在悠長歲月中慢慢纏上了寺廟,它們的樹根從門口、從窗戶、從隙縫處穿過,然後慢慢收緊,並形成盤根錯節的網絡,結果堅固的石塊在大樹的榨壓下分崩離析了。

樹猶如此,廟何以堪?

整個塔普倫寺彷彿就是吳哥王朝的縮影︰一方面這些屹立至今的建築本身就見證了吳哥王朝的煇煌,但是它們沒法維持這段光輝歲月,甚至沒法抵擋外族和大自然的入侵,今天只餘下昔日的城牆塔樓在大樹的威脅下苟延殘喘,遊人置身於這個荒廢的寺廟中,自能感受吳哥的歷史。我想這份殘缺美,或許就是吳哥的美吧,畢竟失去了的才最讓人婉惜。

樹木和建築就如同期「生長」的生物般融合在一起
塔普倫寺有著一種獨特的滄桑感
總是有些不知天高地厚的人向大自然作出挑釁…
無時無刻都很多遊人
熱門景點更是如此….
這裏也有少女神雕象,她們從不曾在吳哥的建築中缺席

大樹和建築緊密地纏在一起,這刻我們很能感受到大自然的威力

這條迴廊在復修前原來只是一個廢墟,復修人員費了多大的氣力才將它還原

離開塔普倫寺我們在入口附近的市集休息兼喝棷子水。在暹粒,大型景點附近都會有攤擋售賣紀念品、飲品和食物,當然更多就是一些小朋友拿著一個籃子,然後走來向你販賣紀念品,當他們販賣失敗後便會退而求其次說︰"Give me a candy"、"Give me some food"、"Give me a dollar"等等,一些遊客會帶備一些文具之類派發給他們。網上也有討論到底是否應該派東西給他們,這個問題我相信沒有絕對答案,但可以肯定的是,造成這麼多兒童在街頭出現,這個政府必然難辭其究,而要根本地解決這個問題,社會、政治及經濟制度都是問題的癥結所在。

景點外多有各種形式的擋攤,售賣各式各樣東西

休息過後我們出發往今天的最後一站──變身塔(Pre Rup),並在那裏觀看日落。

離開吳哥城一帶,沿途都是一片荒蕪的風景

變身塔建於Rajendravarman II年代(約十世紀中),相對於吳哥城的其他建築,算是較早期的建築,所以它採用的建材是磚塊而非吳哥城常見的石塊。變身塔的「變身」其實是指人死後的轉化,所以這裏其實是皇家專用的火葬場和墳場,用以埋葬皇家的遺骸。

變身塔

我們來到這裏為時尚早,變身塔面積也不大,反正不消半小時就逛完了,倒是我們樂得在這裏享受整天難得遇到的安靜。這天雲層有點厚,直到夕陽落下後我們也沒法看到蛋黃,但是我們坐在其中一座塔子上,感受著微風吹拂及夕陽餘暉,然後就是聊著各種各樣的話題,感覺卻也非常美好,有時候簡單的安坐片刻,和不同的人分享故事,或許比旅行中到過甚麼景點更為難忘。

台基上的塔是收藏骨灰與舍利子的地方
變身塔
變身塔是早期建築,建材也採用了磚塊而非巨石
很希臘式的圓柱形「窗花」
這是位於最下方的塔,是供火化骨灰用

我們在下方聊著聊著的時候,一個女孩及一個男孩走來向我們販賣紀念品。我們和他們聊了好一會,女孩的語言能力很好,英文說得不錯,中文一些簡單的字句她都懂說(如能用普通話數數),原來她們上午的時候上學,放學後有人會載他們來做生意,直到日落後又會接他們回去。看著那女孩一口流利的英文,我難免會想如果她有更多時間花在學習上,說不定她可以有很好的發展,但是出生在這個國家,我不敢說她沒有出頭的一天,但是她的路應該會走得比其他人曲折。對她來說,售出3美元2個鎖匙扣已是不錯的成績,其實小女孩,你的成績不止於此呢。

小女孩憑著流利的國語和英文成功地贏取了我的歡心,而她好像十歲還不夠…

入黑後我們乘車返回吳哥Pub Street,大概因為當天是情人節,街上的人流多得水洩不通,我們隨意找了一間柬埔寨式的火鍋兼燒烤餐館吃飯,味道不算很特別(其實牛肉還挺老,這也是柬埔寨的「特式」,不過這是我們日後才發現的。),但食材卻很豐富,我們也吃得很滿足。

吃飯的時候,鄰桌的一枱遊客(我猜應該是大陸人)因為語言不通的關係,經常要求小二改東改西的,我們看到那個小二明明已經氣得快瘋掉了,但是臉上笑容卻總沒有掉下來。我想起在這個曾經載滿苦難的國度,還有甚麼比掛起笑容更難能可貴呢?蔣勳說︰「因為微笑,文明不會消失。」昔日的吳哥,今天的柬埔寨,延續的大概便是這份微笑吧。

這天雖然沒有看到日落,也錯過了一些景點,但是卻讓我遇到好玩的旅伴,這個應該比多看景點更難得吧!

吳哥景點一覽

吳哥城 (Angkor Thom)及吳哥寺(Angkor Wat)
吳哥城 Angkor Thom 雖然早於Yashodharapura時代(約九世紀)吳哥城一帶已有人定居,但今天我們看到的吳哥城遺跡大多建成於Jayavarman VII時期(約十二世紀)。城裏包括巴戎寺、巴普昂寺、古皇宫、空中宮殿、鬥象台、癲王台、12生肖塔建築等。
巴戎寺 Bayon Temple 建於12至13世紀,當時在位的是Jayavarman VII,篤信大乘佛教的他建成這座佛教建築,聞名於世的「吳哥的微笑」就是建在該寺。
巴普昂寺 Baphuon Temple 建於11世紀,是Udayadityavarman II的國寺,以濕婆(Shiva)為崇拜對象。
古皇宮 Royal Palace
空中宮殿 Phimeanakas 建造於10世紀,其時在位的是Rajendravarman。傳說是國王每晚必須要到這裏和蛇神(Naga)行歡,否則便會遭天譴。元朝周達觀的記載指該宮殿頂端應為金色,唯現時已不可見。
鬥象台 Terrace of the Elephants Jayavarman VII 在位時,在此檢閱勝利回歸的軍隊,該檢閱台因刻有大象雕刻而有此名稱。
癲王台 Terrace of Leper King 同樣是Jayavarman VII時期的建築,台上有一座石像因侵蝕的關係,其斑紋令石像看起來有點像染了痲瘋的病人,另一說法指吳哥歷史中Yasovarman I是痲瘋病人,故以此命名該台。
12生肖塔 Prasat Suor Prat 其實和十二生肖無關,只是純粹有十二座塔聳立在鬥象台附近。
巴肯山 Phnom Bakheng 是吳哥遺蹟中的一大標誌性建築,由Yasovarman I於十世紀初建成,是一座以濕婆為崇拜對象的印度教神廟,廟宇建於巴肯山上,並透過一層一層的建築來模彷印度神話中的須彌山(Mountain Meru)。順帶一提,Yasovarman I亦將首都從Hariharalaya(即今天的羅洛士)遷至吳哥城一帶。
吳哥寺 Angkor Wat 始建於Suryavarman II時代,但直至Jayavarman VII在位才完工,時間約為十二世紀。它同樣仿傚須彌山設計,而寺內迴廊的八道牆壁雕刻更是非常精緻。
吳哥城週邊範圍
東人工湖 East Baray 由Yasovarman I於十世紀建造的人工湖,學者暫時對該湖的用途沒有共識,較普遍的推測是用於灌溉或祭祀,現時湖已乾旱,部份已並變成農田。
東美蓬 East Mebon 位於東人工湖中央的一座廟,由Rajendravarman建於十世紀,是以濕婆為敬拜對象的神廟。廟的其中一個特點是有完整的大象石像。
塔凱歐寺 Ta Keo 在Jayavarman V時期興建,落成於十一世紀,該寺同樣擁有仿須彌山的建築特式。
變身塔 Pre Rup 在Rajendravarman時期興建,時間約十世紀。該寺同樣採納彷須彌山的建築特式。
塔普倫寺 Ta Prohm 這座曾於電影《盜墓者蘿拉》出現的廟宇是Jayavarman VII時期的建築,寺廟完成於十二世紀。寺廟是以佛教般若波羅蜜多(Prajñāpāramitā)為崇拜對象,其形象是按Jayavarman VII母親來設計。被大樹纏繞的寺院成為該廟的最大特色。
皇家浴池 Srah Srang 建於十世紀的Rajendravarman II執政時期, 亦有一說指它是建於十二至十三世紀的Jayavarman VII。
荳蔻寺 Prasat Kravan 建於十世紀,當時在位的是Harshavarman I或Ishanavarman II
寶劍塔 Preah Khan 建於十二世紀,也是Jayavarman VII的建築,是用來紀念入侵占婆(Champa,即今南越部份)勝利的建築。廟的參拜神象是佛教的觀自在(Avalokiteśvara),形象參考國王父親而設計。該廟宇同時亦是一書院,負責培訓教師和僧人。建築物同樣受到不同植物所包圍和蠶食。
涅槃宮 Neak Pean 位於湖上的一座佛教廟,同樣是Jayavarman VII於十二世紀的建築。
達松將軍廟 Ta Som Jayavarman VII為紀念他父親Dharanindravarman II而建築的廟,完成於十二世紀。
班蒂喀黛寺 Banteay Kdel 建於十二至十三世紀,當時在位的是Jayavarman VII,也是佛教寺院。
吳哥城遠郊
羅洛士遺蹟 Roluos group 羅洛士是暹粒東南方的一個地名,古時名稱為Hariharalaya,是吳哥王朝的第二個首都,始建於Jayavarman II,時間約八世紀。現時羅絡士遺蹟包括巴孔寺、羅蕾寺和神牛寺。
巴孔寺 Bakong 巴孔寺是Indravarman I時期的建築,建於九世紀,是當時的皇家寺院,也是以濕婆為崇拜對象的印度寺廟。
羅蕾寺 Lolei 建於九世紀的細小寺廟,是羅洛士遺蹟中最後建設的寺廟,由Yasovarman I所建,是一座崇拜濕婆的印度神廟。
神牛寺 Preah Ko 神牛寺是Indravarman I時期的建築,建於九世紀,是第一座建成的羅洛士遺蹟。
女王宮 Banteay Srei 以精緻浮雕及紅色石材為特色的女王宮由Yajnavaraha下令建成,Yajnavaraha曾效力於Rajendravarman、並且是繼任國王Jayavarman V的老師,廟宇落成於十世紀。該廟宇的名稱出自建築內漂亮的浮雕,而並非因為建築曾有皇后居住。
崩密列寺 Beng Mealea 崩密列是Suryavarman II在位時建造,落成於十二世紀,雖是印度寺廟,但寺裏也展現一些佛教元素。寺廟規模龐大,且不少建築已被植物所纏生。
班提色瑪寺 Banteay Samre 建於Suryavarman II及Yasovarman II期間(十二世紀),是眾多吳哥遺跡復原度最高且最貼近原來面貌的建築。
洞里薩湖 Tonle Sap 洞里薩湖是東南亞地區最大的淡水湖,在旱季湖水會經洞里薩河注入湄公河;但在雨季湄公河的河水會反注入湖裏。湖的面積在旱季及雨季有極大落差。
空邦魯 Kompong Phluk 空邦魯是洞里薩湖北岸的一個社區,以參觀原始高腳屋及當地社區為主。
高布斯濱 Kbal Spean 高布斯濱是位於Kulen Hills上的一些吳哥年代初期石刻,石刻完成於Suryavarman I 至Udayadityavarman II期間(即十一至十二世紀),特色是河床頂部刻有排列整齊的林加(Linga,即男性生殖器官,也是濕婆神象徵)以及其他印度神的石刻。